(十二)
有子曰: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,斯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

 

心得:周公希望眾人相處時,心態能和樂且行事有依循,故為小事大事制禮作樂。人的感性與理性要能調和,人才會健康圓滿。禮偏向思維運作偏向理性,沒有樂調和則會太拘謹;樂偏向情志抒發偏向感性,沒有禮調和則會太放縱,故禮樂同時調才能和樂。孔子早年有用事之志,希望仿效周公的為政主張,以禮樂教化人民,然禮樂制度隨時間地域而需要調整,孔子好古敏求,從歷史人事與周公禮樂的內涵中,創建出“仁”的觀念,“禮樂”因時地差異需依“仁”調整。孔子沒有機會實行政治主張,晚年轉而從事教育,另開創師道,傳道授業影響後世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論語 學而篇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熊 的頭像
    小熊

    小熊的讀書心得

    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